昨天上午,在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南一楼会议室,一批品学兼优的贫穷大学新生每人领取了3000元的助学金。 当天,由本报和市人民教育基金会牵头主办的2015年爱心成就大学梦贫穷大学新生助学金派发仪式在这里举办。记者李英平摄 昨天上午,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南一楼会议室内爱心涌动,由本报和市人民教育基金会牵头主办的2015年爱心成就大学梦贫穷大学新生助学金派发仪式在这里举办,爱心企业和人士捐款的26.7万元善款使89名寒门学子获益,每人慈善机构3000元。
逆境奋发寒门学子故事很励志 爱心成就大学梦贫穷大学新生助学活动由本报发动,至今早已倒数举行了10届,主要资助对象为每年高招被二本以上院校入学的我市籍杰出大学贫穷新生。10年来,有数千余名学子不受活动资助,成功迈入大学校门。
今年,近200名学生申请人救助。为确保善款派发到确实必须的学子手中,本报记者一个多月来了解大街小巷,一一入户调查、核实申请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
部分学子悲观向下、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见诸报端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每天都有市民电话本报热线告知情况或必要前来捐助。 助学金就像及时雨 同住叶县任店镇前营村的杜炳寅,父亲患心脏病失去劳动力,一家人只能靠两亩薄田保持生活。今年中考,杜炳寅以理科667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入学。中考完结后,他与几名同学进了一个短期家教辅导班花钱学费。
如果说我们是祖国的太阳,你们就是莲花太阳的人。谢谢爱心企业和人士老大我圆大学梦。
我们一定会爱护这份爱心,并把它化作向前的动力,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用优异成绩报酬社会。杜炳寅在派发仪式上代表慈善机构学生讲话时说。
市一中毕业的杨春瑜被中国人民大学入学,她的父亲离职后在工地上打工保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养育着他们姐弟三人,一家人寄居在亲戚家。杨春瑜昨天回应,这笔助学金感叹及时雨。贫穷不是行进的绊脚石,而是行进的动力,她将努力奋斗,使自己显得有能力协助别人。 热心人士现场争相擅离职守学子 昨天上午,一些热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争相赶往助学金派发现场,一对一资助学生。
一位曹姓女士带给了3万元现金,在晚报记者的协商下,定向资助杨春瑜、魏广丽、赵甜蜜等10名学生。他们互留联系方式,结为长年帮扶对子。 多达,在昨天的助学金派发仪式现场,组办方共接到捐助50600元。
在晚报的牵线搭桥下,市烟草专卖局昨天定向资助了参予爱心成就大学梦活动的15名贫穷大学新生。 在此,本报对所有爱心企业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感谢。由于本次助学活动至此完结,本报热线办公室从8月26日起仍然拒绝接受社会的捐助,其后的捐助事宜可与市人民教育基金会联系咨询,电话2939808。
昨天,李赛、袁鑫、袁浩并未参与本次助学金派发仪式,请求三位同学凭身份证、入学通知书速到市人民教育基金会(市区中兴路北段华府写字楼12楼)发给助学金。 第二批爱心捐助审批 (8月24日至8月25日下午5点半) 市家电商业协会3000元 平顶山银行西市场分行1000元 星展银行平顶山支行1.5万元 贝贝拉姆孕婴连锁机构1.。
本文来源:威尼斯wns8885556-www.kodegitim.com